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1 / 2)





  宋殊将竹篮放到车板上,钱进主动上前,拿出火折子点灯。

  蜡烛亮了起来,照的莲瓣上的字迹隐隐若现,宋殊不由看了一眼唐景玉抱在怀里的河灯,犹豫片刻,等自己的灯点好了,他还是端起灯退到一旁,没在车旁停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既然她不想让人知道,他就不该窥视,尽管他困惑为何她说自己父母双亡,祭文上却只写了母亲。至于她的小名,玉字在姑娘家姓名里很常见,倒没什么稀奇的,师母唤外孙女也用的是阿玉。

  可惜同名不同命,那个他按理该喊声外甥女的孩子已经去了。

  “钱大哥给我吧,我自己点。”

  嬉笑的声音,宋殊侧目看去,就见小姑娘从钱进手里抢过火折子,又把人推开几步远,这才将她的灯挡得严严实实的开始点灯。他站的比较远,恰好能看见她侧脸,火苗静静燃烧,映得姑娘脸庞柔媚静美,长长的眼睫毛微微卷起,目光专注认真。

  这样懂事的女儿,她父母在天上见了,是心疼多,还是欣慰多?

  宋殊又看向朱寿。

  朱寿低头看怀里捧着的河灯,凤目低垂掩盖了平日的呆滞,俊秀脸庞文雅宁静。

  都是可怜人。

  “走吧,岸边地势不平,注意脚下。”余光里见小姑娘熄了火折子,宋殊平静开口。

  钱进手里提着灯笼,领着朱寿在前头照亮。

  唐景玉这才发现前面岸边停了一艘小船,她有些兴奋,凑到宋殊跟前问他:“掌柜,咱们要去船上?”她还没坐过船呢。

  她语气活泼,像是孩子见到新奇物就忘了伤心委屈似的,快得让大人羡慕。宋殊不自觉也弯了唇角,边走边道:“岸边放灯灯容易被挡住,在河中心放飘得远些,怎么,你没坐过船?”眼睛看着前面,并没有看身边的小姑娘。

  唐景玉点点头,“没坐过,我们家那边水不多。”

  因为太过好奇,她说完就加快了脚步,如果不是担心怀里的灯被吹灭,她肯定要跑起来的。

  宋殊担心她绊倒,也放大了步子。

  上船时,宋殊攥住唐景玉手腕,“船有些晃。”

  短短四个字,没有别的言语,唐景玉低头看一眼他手,心头升起一种异样情绪。

  这是今日宋殊第四次主动碰她。

  对于男女接触,唐景玉早就麻木了,只要不是别有目的的碰触,男人碰她她毫不介意,比如钱进杨昌拍她肩膀,朱寿怕跟丢了牵住她手,甚至是跟朱寿睡一张床上。她呢,她不会闲得没事天天去碰他们,但遇到事情需要拉扯一把或玩闹时,她也会碰的。

  可是不知道为何,之前宋殊握着她手指教她做灯,还有上下马车时他拉她扶她她都没觉得何处不对,现在他扶着她上船,她就有点困惑了。

  在她看来,宋殊这种人,明知道她是姑娘家,就算是有心照拂,也不会多次碰她吧?她再怎么说也十四了,马车车板太高没办法,可上船这么简单的事情,他真的觉得她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好?

  满脑子胡思乱想,人已经被宋殊牵到了船上,昏昏暗暗的,宋殊将她带到一侧坐好后才放开她,确定朱寿也坐好了,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面朝前方吩咐船夫:“走吧。”

  船夫头上戴着斗笠,夜色里看不清面容,只见他撑着竹蒿动了几下,小船就往河中心去了。

  唐景玉盯着宋殊侧脸,看了好半晌,忽然失笑。

  如果不是好心帮忙,还能是什么?轻.薄她,占她便宜?

  这个念头一起,唐景玉先忍不住鄙夷自己,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以宋殊的才学品貌家财,真想成亲,回京当官娶皇上的妹妹皇上都愿意,只要他想,各种美人应有尽有,岂会看上她一个才貌双缺的穷丫头?

  想通了,唐景玉又自在了,等船一停,宋殊让他们随意找个地方放灯时,唐景玉抱着自己的灯走到船尾。朱寿想凑到她这边来,唐景玉把他赶跑了,自己捧着灯撑着船舷,默默看了许久许久,才小心翼翼将河灯放入水中。

  流水淙淙,河灯很快就漂出了一段距离,快得出乎她意料。

  唐景玉情不自禁追着灯看,想看它会漂到什么地方。

  宋殊刚放完自己的灯,余光里漂过来一盏紫色的,来不及思索,目光自作主张投了过去。

  “娘,阿玉到嘉定了,一切安好。这是我亲手折的灯,娘觉得比外祖……”

  水动灯转,露出更多的字,可惜河灯渐去渐远,更多的他是看不清了。

  ~

  中元过后,宋家灯铺又开始忙碌起来。

  宋殊每月要做三对儿灯笼,七月他忙着教徒弟,才做好一对儿,加上中秋眼看就要到了,他要准备花灯比试的灯笼,接下来没有多少时间讲课,便决定让唐景玉三人练一项无需他时刻看着练的基本功。

  “做竹篾灯笼,分竹篾是最根本的一步,选好竹子后,接下来陆续经过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分篾,然后才是编织骨架糊纸做灯笼。明年三月前你们要学的就是分竹篾,每个步骤必须做到我认为熟练时才能继续往下学。”

  伙计们做活的院子里,宋殊拿起一根长竹对唐景玉三人讲解:“这个月你们先学破竹泡竹,破竹包括量砍截……”

  此时此刻,他不再是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文人书生,而是一个熟练的劈竹匠,手中拿的东西从笔墨变成了砍刀,手起刀落如行云流水,潇洒俊逸。

  唐景玉看傻了。

  之前宋殊说要教他们削竹篾的时候,她以为宋殊打算让伙计教他们的,他自己绝不会做这种粗活,没想到他动作比铺子里的伙计还要熟练。他是状元郎啊,只要他会用竹篾做灯笼,会提笔写字,根本不用亲力亲为,那些达官贵人谁在乎他会不会削竹篾?他何必如此认真,样样都做到精通?

  唐景玉盯着宋殊的手,越看越觉得暴殄天物。

  那么好看的手,天生就该持笔写字,而不是拿把砍刀……

  “你们一人去选根竹子。”

  唐景玉所有的惋惜不忍,都在听到宋殊这句话时消失殆尽,趁朱寿杨昌二人去选竹子时,唐景玉凑到宋殊身边,仰头哀求:“掌柜,你也说了,我只是做灯笼还债的,不用每一步都学精吧?”

  她的手刚养回来啊,白白嫩嫩的,唐景玉舍不得再弄粗,而且听宋殊的意思,接下来的大半年他们都要跟竹子打交道,天天劈竹子磨竹子,那时候手该粗成啥样啊。唐景玉不是不能吃苦,只是觉得这份苦没有必要非吃不可。

  越想越心疼,唐景玉求得越发可怜:“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