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剑三+七五]医不自医_17(1 / 2)





  “那姐姐学的是什么?”傅天革好奇道。

  “傅家家传的是金针之术,姐姐承继万花一脉,学的是药圣孙思邈流传下来的太素九针以及点穴截脉的功夫。”

  “可是听起来姐姐学的更厉害啊!”傅天革道。

  “你想学吗?”傅玉雪故意逗他。

  “想!”傅天革道。

  “你要是跟我学太素九针,可就不能选傅家家传的金针之术了!”傅玉雪道。

  其实,遇到好的苗子,傅玉雪也不吝啬受几个弟子,重新旺盛此时已经消失的万花谷。人总是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人生才有趣味不是?

  闻言,傅天革倒是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像一般的幼童,信口开河。

  “没事惯的他!”二婶苏氏连忙岔开了话题。

  苏氏虽然是书香门第出生,但是也听其夫说起过一些江湖规矩。除非正式拜师,随便要求学别人的绝技是犯忌讳的。

  “只怕爹和二叔到时候怪我骗了傅家的孩子去万花,倒是舍弃了家传绝技。不然的话,小革真是不错的人选呢!”

  “玉雪还年轻,怎么早早的就动了收徒的念头?”苏氏却有些意外。

  大夫其实是个非常注重资格的,把脉开方都需要经验积累,故而年轻大夫很难出头。傅郁林三十多岁能够做到成安大夫的位置,凭借的不仅仅是傅家金针之术还有不可或缺的机遇,入了年轻皇帝的眼。

  “不瞒二婶,万花弟子并不专于医术一道,而是医武双修。若是天赋再高一些琴棋书画工药花,只要愿意,就能学。故而徒弟还是要从小带起,将来才不会堕了万花之名。”

  闻言,苏氏大感意外,却要说什么,外面下人来报,却是傅郁林从翰林医官院当值回来了。

  与傅郁林同来的还有开封府的公孙策。

  傅郁林的脸色不是很好,只是见到傅玉雪还是舒展了笑脸。当年徐氏的幼女是在傅郁林府上溺亡,虽然徐氏没有迁怒傅郁林,只是傅郁林对此却很愧疚。

  及后听兄长来信说,大嫂在回药王山庄的路上捡到一个孩子,有了寄托,精神才逐渐好转,傅郁林才总算放心下来。所以,傅郁林虽然没有见过傅玉雪,却对傅玉雪颇有好感。

  公孙策见到傅玉雪在此,倒是有些惊喜。

  李太后进宫之前,一直是公孙策为她诊治。后来李太后回宫,虽然有太医照顾太后贵体。却因为公孙策最先接受,熟悉太后的病情,而被责令于翰林医官院共同医治太后的眼睛。

  李太后乃是思念儿子,哭的太多,导致经脉堵塞失明。故而精通金针之术的成安大夫傅郁林便成了李太后的主治大夫。傅郁林与公孙策和翰林医官院的同僚商议了数个医治方案,却都因为没有十足把握,不敢动手。

  可是仅凭药方治疗,换了几个方子也只是将李太后的身体稍微调理,对眼睛复明却没有作用。

  公孙策见傅玉雪再次,就将傅玉雪请来共商。傅玉雪虽然没有机会亲自为太后诊脉,确诊具体情况。但是因为知道李太后失明原因,也能将病情猜个七八分。

  故而傅郁林这才惊觉,他这位从未蒙面的侄女在医道一途竟然已经走在了自己前面。虽然没有学傅家家传金针之术,却不知从何处学会了已经失传的药王孙思邈的太素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