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节(1 / 2)





  就好比先前覃承毅提出的民宿村,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宣传、去影响、去发酵,一口吃不了热豆腐,事情要一步一步去做。

  众人一听,齐声答应。

  覃承毅首先说道:“我现在立即去写方案。”

  杜善薇冲他展颜一笑,她本来打算自己亲自动手呢。

  覃承毅说干就干,回到自己的位置,打开电脑就敲打起来。

  杜善薇站在他身后,看着他描述土家坳的优点,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问道:“对了,先前送去检测的泉水如何?有结果了吗?”

  众所周知,灵泉镇的名字来源于镇上有一个百年的泉水池,池中有一汩汩流动的泉眼,街上的用水大都来源于它,和南山村的泉水没什么关系。到现在,南山村包括整个村委的山泉水是有名气的,但这是近几年才声名鹊起。

  南山村的人一直喝着山泉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他们也没想过拿去检测,毕竟这是要花钱的事,又没打算卖。杜善薇本来忘记这事了,是覃承毅提醒的,所以这个月初就让钟文聪拿几个地点的山泉水样品送去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前两天文聪说快了,我待会再问问他。”覃承毅答道。

  “希望是好的结果。”杜善薇在他背后来回踱步,“如果山泉水的检测结果是好的,我们就把长寿因子和山泉水结合起来,宣传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打造最佳旅游度假区,这样也能吸引人来土家坳隐居,一举多得。”

  在一个山好水好的地方隐居,不比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居住好?而且还和长寿联系在一起。

  覃承毅专门做过统计,他们村委一共1100余人,单是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将近70人,80岁以上的老人更多一点,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老人有90%以上都是有自理能力的,尤其是那5个百岁老人,其中4人还能自己做饭吃,自己种点菜。

  覃承毅的统计引起了杜善薇的重视,两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虽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什么长寿之乡,大家都已经不稀奇了,但这总归是一个很好的卖点,而且之前来住客栈的人也曾经说过,在南山村的睡眠质量能得到提高,感觉舒适。

  如果能成功把南山村打造成度假村,那以后就算不是节假日和周末,估计来的人会不少,这样肯定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两人的提议得到了村委所有人的支持,现在杜善薇一提起,大家就想起泉水检测的事,纷纷祈祷能有一个好结果。

  搬迁的事暂时还在进行中,楠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检查组却快要来临了。

  这是一件大事,镇里非常重视。好在有过先前的迎检经验,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村里的迎检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哈哈,薇薇,清水村的红色旅游基地刚成为国家3a级景区,我们南山村如果也申请成功的话,那灵泉镇就有两个旅游景区,到时可以联动起来,互相带动人流量。”杜善琳顿了顿,笑道,“我总觉得清水村那边会比较吃亏,毕竟比起去红色革命旧址参观,可能大家更喜欢到南山村度假休闲和摘果。”

  杜善薇一听,也忍不住笑了:“我觉得很有可能,对了,说到摘果的事,今天陈家村的陈世军来村委找我,想搞一个赏莲花、摘莲子的活动,他特别想举办一个摄影大赛,现在‘七一’建党节快到了,我想问问清水村那边有什么活动吗?看能不能吸引点人过来。”

  她手里有一个粉丝量不小的微信公众号,这是她私人弄起来的,之前举办过不少次抽奖活动,送了很多斤百香果,粘性还是有的,所以村委想宣传什么,一般会让她帮忙。

  至于微博号?比起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少很多,暂且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日见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景区

  “是有个活动,初步计划在‘七一’期间举行一个红色购物节的活动,到时会下发通知到各村,你们有什么要卖的,可以来清水村摆摊。”杜善琳顿了顿,又道,“期间来清水村的人几乎都是各个部门或单位的,他们的计划都是提前定好的,可能不一定会转道去咱们南山村。”

  杜善薇想想也是,不过还是说道:“反正到时我在清水村那边竖个牌子,上面有我们村的简介,如果能吸引到一波人最好,不能也没关系。”

  清水村离镇上只有2公里,镇上到南山村有8公里,加起来就是10公里,开小车的话,不到十分钟就能到达,这个距离一点都不远,所以还是有一点可能,能吸引到人的。

  想到这里,刚挂断电话,杜善薇就准备免费帮陈世军在公众号上宣传一波。

  想归想,眼前的事还是要先做好。

  覃承毅带着陈明桥和黄臣健在村委办公室做迎检材料,杜善薇和杜积明等人到各处查看清洁卫生等工作,起码要走完整个杜鹃山。

  为了迎接这次检查,杜善薇他们发动整个南山村的村民,就像以前做村里的风貌提升一样,让全村的人都参与进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等爬到半山腰上的土地庙时,杜善薇很惊奇地发现,以前又破又小的土地庙焕然一新,不单土地神的神像重塑,连它的庙宇面积也被扩大一倍,旁边的树木被砍掉一些,整出一片平地,还在土地庙的隔壁盖出一间青砖黛瓦的小商铺。此刻,本村的杜大牛正在屋内整理着香烛和纸钱等货物。

  杜大牛见到杜善薇和黄秀珍,忙从屋内走出来,笑道:“是要检查的事吗?放心,有我在这里,地面上绝对干干净净。”

  他平时有空闲时都会负责打扫清洁,反正地方又不大。

  “大牛哥,你这里的生意怎么样?”杜善薇随便看了下铺子上的燃香,发现质量上没什么问题,再一看柜台,很好,与时俱进,有两个二维码贴在柜台上。

  杜大牛其实不是他的本名,是他的小名,只是从小到大,全村人都叫习惯了,她同样改不了口。

  “还行吧。”杜大牛搔搔脑袋,憨厚的脸露出笑容,“才开业不久,暂时还不知道全年的生意怎么样,但应该能把租金赚回来。”

  他卖的东西,价格只比镇上的商店贵一点点,来这里的游客,只要爬上山的,见到土地庙,几乎一定要上一炷香,有时遇到几个出手大方的,他们会买最贵的那一档,觉得这样心诚。

  其实他在“五一”那段时间大赚了一笔,心里早就高兴坏了。

  杜善薇微微一笑,见他这么说,就知道收益应该不错,看来明年的租金又该涨了。

  “不是还行,是很不错,哈哈,三妹,你上个月不在村里不知道,‘五一’那几天,来上香的人不知有多少,东西都卖疯了,很多人说一年就算只有那段时间能做生意,应该也能把租金赚回来。”黄秀珍笑眯眯说道。

  “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多,都是他们乱说的。”杜大牛慌忙摆手,开玩笑,他怎么能把自己的真实收入说出来?他还想着明年继续承租呢。

  “没事,我们就随便看看,你忙你的。”杜善薇笑道,又看了下隔壁的杜氏宗祠,此刻大门紧闭着。

  她也没在意,继续在土地庙的前庭这里转悠,最后手搭着栏杆,直接往山下眺望,呼出一口气,庆幸道:“这次总算用围栏把这里围起来了,小时候每次来这里,我奶奶都要把我紧紧拉住,生怕我被人挤出平地,从山上掉下去。”

  “我带我孙子来这里上香,我也是怕这个。”黄秀珍点头道。

  幸运的是,这里从来没出现过问题,大概是这种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非常谨慎。

  杜善薇伸手在外面扯了一把树叶,其实在这里往下看是看不清楚什么东西的,因为围栏外面长了好几棵高大的樟树,据说有上百年的树龄。这些生长茂盛的树木遮挡了绝大部分的视线,从下往上看,也让半山腰上的庙宇若隐若现,看得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