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铁匠家的美娇娘第51节(1 / 2)





  等孔夫子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半盏茶的时间里。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我刚才在给学子们改文章,他们下午就要看,耽误了时间”。

  这也是云湘第一次见孔夫子,他和那些古板严肃爱摆架子的夫子不一样,人看着很是方正,五官端正,腰身笔直,语气也很好。

  用来束发的也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簪子,穿着也很朴素。

  “我们是来看看的,家里有两个孩子也都到了年纪,之前是在村里的读书的,如今想让他们在镇里读书”。

  云大走上前去,看着孔夫子开口道。

  “这样啊,那进来看看吧”。

  孔夫子说完之后看了一眼金宝银宝,打开了大门。

  人都进去后,云二看了看四周,还是把牛车也拉进去了。

  孔夫子也没说什么,人都进来后,直接把门关上了。

  “我带你们参观一下书院吧”。

  “好”。

  “我们书院刚开张不久,这里现在有二十多个学子,年龄最小的是五岁,开始认字,最大的是十八岁,在准备明年的院试”。

  孔夫子说完后带着云家一行人,先去了左边的课室。

  内里只有五六个跟银宝差不多的幼童在练字。

  大嫂和二嫂从外面窗户看过去,不自觉的点了点头,看着不错,课室说来也不小,比村里的好多了。

  一人一个座位,因着学生不多的缘故,都在前面坐着。

  梧桐书院也是孔夫子新开的书院,不大,也就一个普通的三进院子。

  前院是课室,总共有三间,按照年龄划分,八岁以下年幼的孩子就是认字写字,在左边的屋子。

  右边的那个是八到十五岁的学子的课室,他们要学的是圣贤书和四书五经,大嫂和二嫂看过很是满意。

  正屋最大的那间屋子是一些备考秀才的童生们在用的课室,过了童试,成了童生,那就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了,他们的课室是最大的,旁边还有一个很小的藏书阁。

  “课室都很不错,还都分开了”。

  二嫂看着云二说到。

  云二点了点头,确实比村里学堂好多了。

  接下来,他们去了中间那个院子,是三位夫子的书房了,孔夫子的书房在最中间,也是最大的,他也是最忙的,学问最好的,之前他就在镇里那家最大的书院教书五年。

  小柳夫子的则是在左边,他是负责教一些小孩子认字写字的。

  文夫子则是在右边,他是负责教四书五经的,学问略微比小柳夫子好一点。

  孔夫子一边给众人介绍,一边暗中观察两个孩子。

  这两孩子一个高高壮壮的,一个长得白嫩,年纪看着也不大,但是很稳当,到了陌生地方跟在大人身后,不哭不闹不乱跑,也不说话。

  看来这家教是可以的,孩子在外还是很懂事的。

  想到这里,孔夫子就很满意。

  学问不好不要紧,只要人好,稳当,学问迟早会变好。

  后院之前有个小花园,但被孔夫子拆了,改成了一间大屋子,成了饭厅,用来吃饭的。

  他觉得学生们不光要回读书,上到一言一行,为人做事,下到用饭礼仪,日常走路,都该学,这样出门不会闹笑话。

  在后面就是给学子们住的号舍,同样跟前面的划分差不多,一个课室的人住一个大通铺。

  号舍很简单,就是一堆木板床并列在一起,一人一张床,每个人相对应的都有一个自己的柜子,不大不小,用来装自己的东西。

  这环境,云家人自是没得挑,很不错了。

  两个孩子在这里独立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云湘则是时不时的看着冒烟的厨房,春花该在里面,但现在这个时间,她忙着,肯定是不能把她叫出来的。

  “你们觉得这书院怎么样”?

  大嫂微微一笑,刚准备说话,银宝就开口了:“先生,厨房在哪里了,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啊”。

  二嫂闻言一把把银宝拉在自己身后,有些尴尬。

  明明是来送他读书的,哪里是来吃饭的。

  “厨房在哪里,日常饭菜都是很丰盛的”。

  出人意料的是,孔夫子并没有不快,直接指着不远处的厨房对着银宝说到。

  银宝也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有些尴尬。

  “孔夫子,你这书院不错,我们没什么意见,眼下把两个孩子送过来可以吗”?

  “可以,但是我这里是放月假的,不是旬假,一个月放两天假,每个月初前两天你们来接孩子,可以回家,每个月一号准时送过来,平日里除非是生病或者逢年过节可以放假回家,剩下时间都是要在书院读书的,家里人除了生病也不能来探视,你看你们能接受吗”?

  大嫂闻言有些犹豫,但大哥是很痛快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