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9章 遇刺(一更)(1 / 2)


霍誉被人强行拉到了林子里,“这段日子,静王妃可在府上?”

“不知道,应该在吧?我没见过。先前被父,被武宁侯给关起来了一阵子,后来便又将我放出来了,然后来赈灾了。”

男人面无表情,“想个办法打听点儿消息。从王府的下人那里,应该也能打听到吧?”

“你高看我了,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过,先前不是说有人见到她在义阳县出现过吗?”

男人立马一笑,“你不是说不知道?”

“今天赈灾的时候,听那些百姓说的。他们说王妃衣着朴素,行事十分低调,应该是陪着静王爷一起去巡查了。”

霍誉的话不无道理。

男人没再说话,走之前,只是深深地看了霍誉一眼。

霍誉现在其实是一脸茫然的。

他整个被软禁起来的那段时间,脑子都是空的。

武宁侯说给他时间,让他自己想想清楚,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

可是关了那么些日子,他也没有想明白。

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真地不知道。

想为母亲报仇吗?

可是那样的下场,已经是武宁侯给了她一份体面了。

若是换成了别人,哪里有可能还会让她那样死去?

早就沉塘了!

恨霍瑶光吗?

可是说到底,霍瑶光才是受害者。被自己的继母苛待了那么多年,再怎么说,也应该是霍瑶光恨他们母子才对。

甚至,他还曾不止一次地肖想过霍流云的世子之位。

现在想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刚才那人的吩咐呢?

自己要不要照办?

如果不照办,自己又会是个什么下场?

霍誉苦笑一声,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明明开始不是这样的。

可是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他还能回头吗?

没有人能给霍誉答案,有些事情,他自己都是糊涂着呢,又怎么能指望着别人来给他答案?

再说回明镜来。

他离开了西京约莫有六七日之后,便再度回来了。

不仅他回来了,还带来了百夷的相关消息。

百夷王的外甥回到了百夷的王城,并且,还得到了百夷王的重用。

“这又是闹哪出?”

明镜将一幅画像摊开来,“这就是那位新贵。”

楚阳晃了一眼之后,便呆住了。

“怎么了?”明镜注意到了他的反常,再次看向了那幅画。

“这画上之人,我见过。”

“嗯?”

“来人,去请王妃和百里公子过来。”

霍瑶光看过那幅画像之后,亦是一愣,“这是文昱?”

“应该是他。”

明镜看了他们夫妻一眼,“这位百夷的新贵的确是叫文昱,而且,听闻他的母亲,曾经是百夷王最为宠爱的一个妹妹。现在看来,你们认识?”

霍瑶光听罢,呵呵一笑,倒是有一种一言难尽的表情了。

想不到,她的这位便宜表哥,竟然会是百夷国长公主的儿子。

难怪了,总觉得他身上的气质特殊,不像是普通的商贾。

只是,一个百夷国的贵族,怎么会在西京等了那么久?

难道,只是为了在西京培育那些夜明草?

可如果文昱是百夷国长公主的孩子,那他跟赫赫族又是有什么关系?

若是没有关系,那夜明草一事又当如何解释?

霍瑶光总觉得文昱当初出现在西京城外的小村落里,就是一种刻意。

他似乎是想要通过这个,想要告诉自己什么。

可是自己除了看到那一院子的药草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发现。

夜明草这种东西,能被他在平原地带给培养成功了,倒也实在是不易。

“在想什么?”楚阳看她想地入神,应该是有所发现了。

“文昱的出现,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太过巧合了。恰好我们就认识杨保,而恰好杨保的女儿就误食了他种的夜明草。楚阳,你不觉得,这个文昱行事太过诡异了吗?”

楚阳皱着眉头,没说话。

在他看来,这个文昱的身上,的确是有几分古怪的。

可是偏偏,又说不上来。

好像人家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而且,他们查了这么久,也没有发现当初对穆家灭门的人,与他有关系。

要么就是真地没有关系,要么,就是他隐藏地太深了。

总之,这个文昱,不简单!

“他身边的女人是赵琳琅,不管她是否阳在这个,她都是赵家的女儿,你说,赵书棋是否知道了这个消息?”

霍瑶光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百夷王也跟着过来插一脚。

那样的话,大夏国,可就是真地不稳了。

眼下虽然是诸事繁多,可总归都是一些小打小闹。

除了赵书棋和齐王的这一支叛军之外,其它人都是成不了气候的。

若是百夷王再跟着来添乱,难保大夏这座大厦不会倾塌地更快一些。

楚阳的舌头在自己的后槽牙上顶了顶,突然就好想找人打一架是怎么回事?

这种明明心里头有很多想法,而且还都是可以很好地对抗人,可是偏偏,却什么也不能做的感觉,当真是糟透了!

难道他也要学着齐王那样,举兵造反?

不不不,这绝对不行!

首先来说,他就是冠了楚姓的,这可是绝对不行的。

可是就这么干等着,什么也不做?

楚阳觉得自己早晚得落个自己把自己气死!

太特么地憋屈了!

霍瑶光和明镜二人相视一眼,自然明白楚阳的这种状态来源于何。

只是,他们也帮不上忙呀。

难道劝着楚阳造反?

还是劝着楚阳忍一忍?

明镜倒是伸出手,然后语气平静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霍瑶光则是眼角抽了抽,“还是先把京西州治理好吧。眼下这种时候,你说适不适合直接招兵买马?”

明镜的嘴角一撇,不过眼底,却分明就是透着精亮的。

眼下四处一团糟,皇上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心思来盯着西京的。

所以,新兵的征收,可以说是无比顺利。

从各地逃难来的百姓们,每天都是大把。

这城门,是开了关,关了开。

一批批的难民,被直接送到了各类的地方。

比如说军营,比如说一些受灾的小村子,再比如说就是送到矿山上。

总之一句话,西京不养闲人!

不能说让你们个个都去做劳工吧,可是至少,一家得有一个出力的吧?

如此一来,既能减轻了西京自身的压力,同时,还能让这些人踊跃地去当兵了。

而且还是乐呵呵地去的。

当然,对于大夏来说,西京可以说是帮着分忧了。

终于,在秋底的时候,楚家军的阵营里,再添了五万的新兵。

因为要练兵,而楚阳不放心,所以,亲自去了军营。

西京这边的一应事务,就交给了古砚和楚成。

当然,实际上,很多事务,都是霍瑶光在帮着做决策的。

对外,只说是王爷的命令。

毕竟,王爷去军营这件事,还是要暂时保密的。

明镜和尚,在这里就直接被人尊称了一声先生。

原本,大家都是管他叫十六王爷的。

可是明镜不肯应,最后,改为了先生。

用明镜的话说,先皇生前就不曾给他封王,现在哪里有什么十六王爷?

估计,全天下的人,除了楚阳之外,都不会有人记得,先皇还有一个十六子呢。

不管怎么说,明镜先生是留下了。

霍瑶光仍然是唤他十六哥,明镜也不曾让她改口。

“弟妹来了,你看看这封信。”

霍瑶光是练完剑之后才过来的,每天练功,这是雷打不动的。

信看完了,霍瑶光倒是乐了。

“齐王这是疯了吧?就这种条件,皇上能答应?”

原来,齐王竟然亲自起草了一封信,直达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