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六章 国际热议,成立组织?王浩:没有任何意义!(2 / 2)

前者,已经走不通了。

他们的实验组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磁场制造装置,所能制造的稳定磁场强度高达14T,中心位置的强度也达到8T。

这几乎已经是人类能制造稳定磁场强度的极限,最少是十年内的极限。

磁场发生装置使用了最顶尖的超导技术,仅仅是成本就高达六亿美元,使用成本也非常的高昂。

第二个方法是增强叠加力场的强度,但他们制造的装置已经是四重叠加力场,不能说完全是极限,但再增加反重力场数量很不现实,最大的限制依旧是经费。

如果是五重、六重叠加力场,就必须要重新做设计,而且制造装置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甚至是提升几倍。

所以唯一可行的就只有增加反重力场的强度。

他们的反重力装置,使用的是最新的超导材料,制造出的场强为百分之六十一,已经是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增加单个反重力的效率。」

「种花家拥有最顶尖的技术,制造的场强超过百分之七十。」

「而我们……」

菲利普思考着摇了摇头。

最近半年时间,他们在横向反重力场的研究上有突破,但常规反重力场强度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技术进步。

唯一进步的是超导材料。

但是超导材料技术的进步,显然和他的实验组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是尴尬的地方,即便他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同样也知道,根本不可能再有进步了。

百分之六十一,已经接近极限了。

「种花国能制造超过七十的场强,已经是确定的消息,他们是怎么研究出来的?估计很大可能,还是材料差距……」

这是菲利普-罗雷尔无法把控的。

菲利普-罗雷尔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能源部官员的问询,他也不知道是否应该申请发布成果。

这个研究已经有了成果,新发现肯定能够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热议,正常来说,实验有了新发现,一定要快速发布出去。

另外,他们还很确定,种花家的团队也会有同样的发现,剩下的只是

时间问题。

如果他们正常发布成果,种花家很快就能依靠成果复刻实验,因为种花家拥有更高的反重力技术,复刻的实验甚至能够轻易超过他们的研究。

但如果不发布,种花家团队也同样会有发现。

所以……

菲利普-罗雷尔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现在无比后悔上一次反重力国际会议上,公开了高磁场对于反重力场的定向偏移效果。

如果不公开,种花家想发现可能还需要运气。

现在等于给他们指引了一条道路,也让自己的团队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成果肯定要发布,但下一步的研究怎么办?」

「继续研究反重力技术,根本没什么意义,难道只能看着种花家,看着王浩做研究?」

菲利普很不甘心,他又想起了上次的回忆,心里再次升起了悔意。

「会议~~」

「会议……对啊!」

菲利普忽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现在限制他们进一步做研究的,确实是很难再突破的反重力技术,但同样的,能花费大量经费制造出五重、六重的叠加力场,差一些的反重力强度问题,就可以直接被忽略掉,也许研究上就能有突破。

「如果制造出更高强度的叠加力场,就能制造出更厚的强湮灭力场。」

「我们已经确定了高磁场对强湮灭力场的排斥反应,当强度更高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其他的现象……」

「比如,强湮灭力场,被挤的喷发出去?」

「或者是其他效果……」

「以这个为目标,或许可以联合其他的研究组,一起制造大型的装置,还能建立一个研究组织……」

菲利普思考着眼前一亮,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身后有阿迈瑞肯能源部背书,官方背景要成立组织,自然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能联合国际十几个反重力研究组,再有各个研究组身后的官方、大机构提供的支持,经费自然就不是问题。

比如,欧洲核子组织。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进去,经费根本是多的用不完,升级一下设备动辄就是几十、过百亿美元。

菲利普深吸一口气,顿时给能源部官员写起了回复,中途还没忘了交代手下人把成果内容进行投稿。

他们必须尽快投稿、尽快发布出去,否则可能会被其他团队抢占先机。

到时候,他们先发现也没有意义了,能获得肯定的永远是第一个发表的团队。

……

很快。

《科学》杂志发布了菲利普团队最新的实验发现,也就是‘四重叠加反重力场边缘的磁化效应,受到了高磁场的影响产生可覆盖区域的形态变化,。

上面还有菲利普-罗雷尔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

「强湮灭力竟然会受到高磁场的影响,更进一步,我们未来可以想象,制造出覆盖更大区域的强湮灭力场,或者用某种手段,发现更惊奇的现象。」

「为了这个研究,我决定号召建立一个湮灭力研究组织,第一个目标就是针对强湮灭力场……」

《科学》杂志发布的成果消息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热议。

很多人都关注新发现,会让湮灭理论以及相关技术有什么样的突破,或者还会有什么更重大的发现。

现在湮灭理论已经不再是理论,可以称作是湮灭物理学,被归在了一个学科中。

这个新的学科代表了人类揭示宇宙规律的方向,一定程度上,

和超导技术联系在一起,也代表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

菲利普-罗雷尔号召成立专门的湮灭物理学研究组织,也同样引起了大量的讨论。

很多人都是支持的。

针对一个新的、有着巨大潜力的物理学,就是要集合全世界的力量进行研究,就像是欧洲核子组织一样,集合全世界的科研力量,去制造大型设备、进行大型的实验。

菲利普是这么说的,却不是这么做的,他首先就把王浩的团队排除在外,甚至第一次组织会议进行讨论,连一张邀请函都没有发过来。

显然。

菲利普-罗雷尔,或者说,他所代表的阿迈瑞肯官方,希望把持组织以及后续研究的主导权。

全世界都公认王浩的团队,拥有最顶尖的反重力技术。

如果王浩团队派出代表参会,最低也能和菲利普团队拿到同等权利,甚至更进一步,拿到组织的主导权。

这个消息并没有被放在舆论上,但是种花家官方以及王浩本人还是知道的。

他不在乎。

原因很简单,即便集合其他所有反重力团队,所能掌握的反重力技术,也不可能达到他们掌握的程度。

这就像是解决一个高深的数学问题,比如,哥德巴赫猜想。

一个数学家解决不了,集合十个数学家就能解决了吗?

当然不是,甚至没有任何意义。

更多团队的加入带来的是大量的资金,但面对高难度、全新领域的研究,拥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不一定会有成果。

王浩很确定这一点。

他甚至都知道菲利普的目标,肯定是希望建造更大型的设备,来增强叠加力场强度、增强高磁场和强湮灭力的场力冲突,近而希望看到一些新的现象。

但是……

远远不够啊!

即便是还没有进行下一步的研究,王浩也知道他们做不到,花费再多的经费,建造再大型的设备也不可能看到新的现象。

因为缺少一个关键条件--解决场力发生间歇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