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148章(1 / 2)





  至於如何應變,他沒說。

  ——

  賈詡也一夜未睡。

  李傕營中火起,董承就收到了消息,匆匆帶著人趕到他的大營外,美名其曰保護。

  賈詡對董承的心思一點興趣也沒有,卻對李傕營中的火非常感興趣。

  奈何董承一心保護他,沒安排斥候去打探消息,所以他們除了李傕營中的火以外一無所知。

  直至他收到天子手詔。

  看完詔書,賈詡的眉梢輕輕挑起,一抹笑意從眼角綻放。

  “大漢中興有望。”賈詡放下詔書,看著董承。“將軍,你有個好女兒,將來富貴無憂。”

  董承眨眨眼睛,咧著嘴,得意洋洋地撫著衚須。

  他也這麽覺得,董家就是靠女兒起家的。之前如此,現在也如此。

  賈詡沉吟片刻。“我送將軍一樁功勞,如何?”

  董承一時心動,剛準備點頭答應,轉唸一想,又搖搖頭。“我能力有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再者,我如今僅有部曲三百,想立功也沒機會。”

  賈詡微微一笑。“不用將軍一兵一卒,木簡一枚,短牋數行即可。”

  董承控制不住好奇心。“短牋?給誰?”

  “郭汜。”

  董承猶豫起來。“我與他素無來往,何必多此一擧。他的死活,與我何乾?”

  “將軍可以不在乎郭汜的死活,卻不能不在乎陛下的勝負。”賈詡從案上取過一支木簡,又取出筆墨,推到董承面前。“朝廷爲李傕所睏,守或有餘,攻則不足。雖奇計疊出,形勢逆轉,終究還須郭汜、楊定出兵。將軍若能在短牋數行,明天命所在,大勢所趨,勸郭汜討賊,爲朝廷分憂,豈非有功?”

  董承覺得有理,卻還是不太理解。“郭汜對侍中言聽計從,侍中何不自取功勞?”

  “我出身涼州,又爲董卓故吏,不爲關東大臣接納。雖矇陛下不棄,亦難免傾軋。將軍有個好女兒,將來或許能施以援手,不使我孤立無朋。”

  董承盯著賈詡看了片刻,點了點頭。

  賈詡說得沒錯,他需要朋友。

  但需要朋友的不僅僅是賈詡,他董承同樣需要朋友。

  賈詡是董卓故吏,他董承又何嘗不是?

  他的女兒與天子是兒時玩伴不假,但她無論家世還是學問都不及皇後伏壽,將來入宮,必然受伏壽打壓。若他能與賈詡結盟,立下功勞,女兒在宮裡也有說話的底氣。

  “多謝侍中。”董承提起筆。“若能立功,必不忘侍中點撥之恩。”